-
1.
诊断性评价 -
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对评价对象的学习准备程度做出鉴定,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使教学计划顺利、有效实施而进行的测定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的实施时间,一般在课程、学期、学年开始或教学过程中需要的时候。
其作用主要有二:一则,确定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二则,适当安置学生。
-
2.
形成性评价 -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调节和完善教学活动,保证教学目标得以实现而进行的确定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
-
3.
总结性评价 -
总结性评价,是以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为基准,对评价对象达成目标的程度即教学效果做出评价。
-
4.
相对评价法 -
相对评价法,是从评价对象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对象作为基准,将余者与基准做比较,排出名次、比较优劣的评价法。
相对评价法便于学生在相互比较中判断自己的位置,激发竞争意识。
-
5.
绝对评价法 -
绝对评价法,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以外确定一个客观标准,将评价对象与这一客观标准相比较,以判断其达到程度的评价方法。
第一页
上一页 第 1 / 1 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共 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