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1. 激励原则  -  http://baike.baidu.com/view/414098.htm

    激励原则。
      1、目标原则
      在激励机制中,设置目标是一个关键环节。目标设置必须同时体现组织目标和员工需要的要求。
      2、物质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物质激励是基础,精神激励是根本。在两者结合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以精神激励为主。
      3、引导性原则
      外激励措施只有转化为被激励者的自觉意愿,才能取得激励效果。因此,引导性原则是激励过程的内在要求。
      4、合理性原则
      激励的合理性原则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激励的措施要适度。要根据所实现目标本身的价值大小确定适当的激励量;其二,奖惩要公平。
      5、明确性原则
      激励的明确性原则包括三层含义:其一,明确。激励的目的是需要做什么和必须怎么做;其二,公开。特别是分配奖金等大量员工关注的问题时,更为重要。其三,直观。实施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时都需要直观地表达它们的指标,总结和授予奖励和惩罚的方式。直观性与激励影响的心理效应成正比。
      6、时效性原则
      要把握激励的时机,“雪中送炭”和“雨后送伞”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激励越及时,越有利于将人们的激情推向高潮,使其创造力连续有效地发挥出来。
      7、正、负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2. 12. 赏罚不明  -  https://baike.baidu.com/item/赏罚不明

    赏罚不明,赏罚不清楚不明白。
    该奖赏的不奖赏,该惩罚的不惩罚。
  3. 13. 奖罚激励  - 

    奖罚激励。在奖励激励的过程中,领导者要善于把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结合起来;奖励要及时,过时的奖励,不仅削弱奖励的激励作用,而且可能导致员工对奖励产生漠然视之的态度;奖励的方式要考虑到下属的需要,做到因人而异;奖励的程度要同下属的贡献相当,领导者要根据员工贡献的大小拉开奖励档次;奖励的方式要富于变化。
    惩罚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领导者要做到惩罚合理,达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的目的。惩罚要和帮教结合。实施惩罚时,一定要辅以耐心的帮助教育,使受惩罚者知错改过。掌握好惩罚的时机,查明真相时,要及时进行处理。惩罚时要考虑其行为的原因和动机。对行为不当或过失但动机尚好者,或主要因客观原因所致者,宜从轻惩罚;对一般性错误,惩罚宜轻不宜重。在对过失者进行惩罚时,应考虑到错误的性质和过失者本人的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惩罚。
  4. 14. 赏罚不当  -  https://baike.baidu.com/item/赏罚不当

    赏罚不当,是指奖赏或惩罚与功过不相当。
  5. 15. 赏罚分审  -  https://baike.baidu.com/item/赏罚分审

    赏罚分审,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同“赏罚分明”。

第一页  上一页  第 2 / 2 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共 15 条

306223 条文 -  75373分类

最新条文 - 推荐酷类 - 管理登录 - 关于本站
Copyright © since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00325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