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带压起下钻 -
带压起下钻:起下钻过程中,计算抽汲压力和激动压力,适当调整井口回压,保持井底压力在可控范围内 。
-
2.
控压起下钻 -
https://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1f570pd03j5y0030k2550v30a6280484&site=xueshu_se
控压起下钻,控压钻井技术起下钻方式:重浆帽起下钻和套管阀起下钻。
先带压起钻至上部井段,注入重浆帽,再进行常规吊灌起钻。
依据标准,一是控制起下钻速度在安全范围内,二是定量、及时灌浆,确保钻井液液柱压力平衡地层压力,保障起、下钻过程中井筒液柱与地层压力平衡,减少地层流体侵人,实现开井起、下钻。补充的钻井液要根据当前钻井液密度、井身结构与井底情况计算泵人量,保证足量而不过量,避免压漏地层。
起下钻控压工艺其实就是停泵、停止循环和开泵、正常循环的动态切换过程。在准备起下钻过程中,控压钻井回压泵系统要提前启动待命,回压泵系统运转正常后可通知司钻停钻井泵,钻井泵停泵过程中,井筒循环摩阻减少,此时要不断提高井口回压来弥补井筒循环阻力的损失;反之,当起下钻完成,开泵循环时,井筒循环摩阻增大,此时要不断降低井口回压来保持井底压力恒定。
起钻时井口回压控制 在 5.0~7.0 MPa,控压起钻到设计井深,控压注入重浆帽,转为常规起钻。下钻时,常规下钻到重浆帽底部,控压替出重浆,然后控压下钻,井口回压控制在 4.0~6.0 MPa。
-
3.
控压起下钻5MPa -
控压起下钻5MPa:起下钻时控制回压在5MPa以内。
由于井下处于漏失状态,起钻主要采用了注入重浆帽再吊灌的方式,下钻采用了控压下钻方式。根据储层压力系数1.18~1.19,采用1.13g/cm3的钻井液井口控压3.5 MPa,保持井底压力当量密度约1.2 g/cm3。带压起钻至3 700 m左右,注入2.04 g/cm3的钻井液14 m3,保持井底压力大于气层压力约3 MPa。再吊灌起钻,每3柱灌1.13 g/cm3的钻井液一次,为确保安全,每次多灌0.1~0.2 m3,起钻完后,每半小时灌0.5 m3。下钻过程,常规下钻至套管鞋处,用1.13 g/cm3的钻井液替出2.04 g/cm3的重浆帽,然后带压1~3 MPa下钻到底。
-
4.
打重浆常规起钻 -
打重浆常规起钻,打重浆不控压起钻铤:控压起钻至钻铤前,注入足量的高密度钻井液,消除回压,再开井迅速进行起下钻铤作业。
上部井段吊灌起钻,是为了避免在接近井口位置时使用带压起下钻装置,既可提高起钻安全性,也有效降低了钻井液漏失量。
-
5.
控压钻井起下钻工艺 -
控压钻井起下钻工艺
-
6.
控压电测 -
控压电测
-
7.
非常规起下钻 -
非常规起下钻,是指欠平衡钻井、控压钻井、气体钻井、套管阀钻井等作业过程中的起下钻。
-
8.
打重浆敞井起钻 -
打重浆敞井起钻
-
9.
起下钻平衡井底压力方式 -
起下钻平衡井底压力方式
加重钻井液帽平衡地层压力
井下套管阀平衡地层压力
-
10.
上部井段吊灌起钻 -
上部井段吊灌起钻,是为了避免在接近井口位置时使用带压起下钻装置,既可提高起钻安全性,也有效降低了钻井液漏失量。
第一页
上一页 第 1 / 2 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共 1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