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钻井施工设计 -
钻井施工设计
-
2.
钻井施工重点技术要求 -
钻井施工重点技术要求
-
3.
钻前及安装工程 -
钻前及安装工程
(1)井场有足够的场地满足作业施工。
(2)井架基础、机泵基础和罐式循环系统基础坚实牢固。
(3)天车、转盘、井口、井架的中心线最大偏差小于10mm,井口装置、防溢管固定牢靠,防止施工中偏磨井口及套管,造成其它故障。
(4)井场平整,所有钻具要平稳地摆放在管排架上,严禁乱摆乱放,以免导致钻具事故。
(5)开钻前设备试运转,经验收合格后方可开钻。
-
4.
一开钻进技术要求 -
一开钻进技术要求
(1)选配好钻具组合,校对好指重表,刚开钻钻压要轻,井眼要直。
(2)一开钻进轻压吊打,确保井眼规则。
(3)接单根动作要迅速,下放速度要控制,开泵不宜过快,做到“晚停早开”,因故终止钻井液循环时,应及时活动钻具,防止沉砂卡钻。
-
5.
二开钻进技术要求 -
二开钻进技术要求
针对该井段的特点制定合适的钻井工艺措施,快速钻进,切实搞好套管钻井、控压钻井和井控工作。
(1)开钻前,必须对所有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尤其是电路部分、井控设备,达到当班能控制井口的能力。同时工程、地质等有关技术人员应对全队进行钻开油气层的技术交底,落实岗位责任制。
(2)均匀送钻,打好软硬界面,接单根要快,早开泵、晚停泵,排量变化要平稳。控制起下钻速度,及时发现阻、卡情况,按操作规程进行处理。
(3)要加强设备管理,特别是钻井泵的管理,要保证钻井设备的正常运转,避免打打停停。
(4)及时测量井斜,以便及时进行井眼轨迹的监测和跟踪。
(5)钻进中,要注意井下情况,如有垮塌现象,要及时调整钻井液性能,确保井下正常。严防垮塌卡钻和井漏引起井下复杂情况和事故。
(6)优选钻头类型,优选出适合该地层钻进的钻头,防止钻头事故。
(7)随时观察和分析井下情况,发现泵压下降必须停钻分析原因,查不出原因必须起钻检查。
(8)坚持使用好固控设备。
(9)认真、切实搞好井控工作。
-
6.
防卡 -
防卡
(1)每次开钻前,公司要组织有关人员对井队设备、井口、仪器仪表等进行检查验收。按标准要求一定要达到平、正、稳、固、牢、灵,达不到验收要求不能开钻。
(2)加强活动钻具,井内钻具静止不能超过3min。不能钻进时,尽量大幅度上下活动钻具。
(3)因设备故障无法活动钻具时,应将悬重的三分之二慢慢压到井底,抓紧时间抢修,修好设备后不宜继续钻进,应循环好钻井液后起钻。
(4)接单根速度要快。尤其在快速钻进时,一般接一个单根不要超过3min,同时要晚停泵早开泵,以减少沉砂。
(5)钻进中发现泵压升高、悬重下降、钻井液返出减少、接单根打倒车等现象,应停止钻进或接单根,上提钻具到正常井段后,采用冲、通、划的办法,使井眼恢复正常,然后,继续作业。
(7)钻进中发现泵压下降,必须停钻找出原因。如果在地面上找不出问题,应起钻检查钻具。
(8)所有下井钻具必须按规定认真进行检查,凡不合格的钻具禁止下井使用。
-
7.
直井段防斜 -
直井段防斜
(1)对所有设备进行二开前检查验收,认真进行高压试运转0.5小时以上,运转平稳,不刺、不漏方可开钻。
(2)在表层钻进中,平衡好水龙带,使其不摆不跳。要轻压吊打,井斜要求小于0.5°,井斜过大必须纠斜。
(3)在检修保养设备或处理钻井液时,应保持大幅度活动钻具循环钻井液。但不可大排量长时间停在一处转动循环,避免冲大井眼造成井斜。
(4)设备安装按规定要求达到平、正、稳、固、牢。校正天车中心、转盘中心及井口中心三者处于一条垂直线上,最大允许偏差不超过10mm。
(5)指重表、记录仪、泵压表必须灵敏、准确、好用。
(6)送钻均匀、加压合理、断层及地层交界面处调整钻压。
-
8.
防喷 -
防喷
(1)井场按规定配齐消防设施。所有照明、电气设备要具有防火防爆性能要求。
(2)钻开油气层后应避免在井场动火,必要用火时,应报上级安全部门审批,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3)坚持坐岗制度,由专人观察记录钻井液液面和性能的变化情况,发现溢流及时采取措施。
(4)下够表层套管,水泥一定要返到地面,保证固井质量。做好一级井控工作,保持井眼畅通,井壁稳定。
(5)在上部地层钻进时,要防止泥包钻头。
(6)钻开油气层后,要随时掌握油气显示情况,确保油气上窜速度不大于10 m/h。
(7)严格执行钻开油气层前的申报制度,经甲方、项目组检查验收并批准才能钻开油气层。
-
9.
钻井防漏 -
钻井防漏:
1在钻进过程中,调整好钻井液性能,在井下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钻井液密度尽量使用设计下限值,保持近平衡压力钻井。
2操作平稳,防止产生激动压力过大压漏地层。
3钻进中井下油气活跃需要加重时,在加重过程中应按循环周逐步提高密度,直到溢流消失为止。禁止盲目加重压漏地层,造成井下情况趋于复杂。
4认真执行坐岗制度,专人观察钻井液面的变化情况,发现井漏,如果漏失超过5m3,应立即起钻,并连续向井内灌入钻井液,同时做好堵漏准备。
-
10.
浅层气防井喷安全措施 -
浅层气防井喷安全措施:
(1)钻井液性能要求低黏、低切、高失水、密度适中,高排量、井眼适度扩大,防止形成虚厚泥饼,防止钻头泥包导致抽吸。
(2)钻井过程中要密切观察钻井液池体积的变化情况,储备足够的堵漏材料及加重材料,接单根及下钻到底开泵要平缓,防止憋漏地层。
(3)加强坐岗做好一次井控工作。
(4)钻进中发生井漏,立即进行堵漏作业,并严密观察井口。
(5)气含量高时,停钻循环排气,以免井内液柱压力降低,气含量降低后再恢复钻进,必要时提高钻井液密度。
(6)若地层存在漏失,固井前进行承压堵漏,然后再进行固井。
(7)浅层气井喷发生速度快,一旦发现溢流或井喷,应按照“四.七”动作的要求迅速实现“软”关井。
(8)由于浅层气关井容易憋漏薄弱地层,故应及时对浅层气进行疏导放喷。疏导放喷后,尽快进行循环、压井作业。
第一页
上一页 第 1 / 2 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共 1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