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带压提钻 -
带压提钻,是采用合适的钻井液密度配合合理的井口套压控制,精确并恒定控制井底压力在安全的范围内,其主要优势如下:
1、由于在井口额外增加了向下压力,可进一步降低起钻过程的抽吸作用。根据现场数据统计,带压起钻产生的抽吸压力比常规起钻低0.02~0.05g/cm3的当量密度;
2、恒定的井底压力控制,可避免各种因压力波动造成的不良后果。如在井漏层带压起钻,可始终保持井底压力略大于储层漏失压力,整个起钻过程都能保持微漏状态,避免出现气体置换进入井筒的情况;3、可以大幅降低钻井液漏失量,节约钻井液成本。
-
2.
控压起钻速度 -
控压起钻速度:控压起钻过程中,起钻速度控制在0.2m/s以内,既可确保井口套压的稳定,也可降低起钻抽吸作用。
-
3.
控压起钻 -
https://wenku.baidu.com/view/858f92d435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51.html
控压起钻,带压起钻,起钻控压,不需要井底打重浆,只需要压水眼,避免分段循环漏失:
1、节流循环排后效:节流循环1.5周以上排气,进出口密度差不超过0.02g/cm3,套压不超过5MPa。
2、停泵关闭节流阀,观察10-15分钟,关井套压不超过5MPa,用重浆压水眼(停泵立压附加2MPa);关井套压超过5MPa,请示调整钻井液密度。
3、控压起钻。反循环不用灌浆;关井需要每起3柱按起出钻具体积的1.5-2倍挤灌泥浆,起钻控制套压不超过7MPa。套压超过7MPa,节流循环或反推。
4、检查箭回:起至箭回,停止起钻;卸开接头上部母扣,用顶开装置顶开箭回芯子,检查是否带压,不带压卸掉箭回,继续起钻。若带压(或顶不开),接方钻杆或顶驱压水眼。
5、盖重稠浆帽。
6、不带压起钻:吊灌起钻,按起出钻具体积的1.5-2倍进行连续灌浆。起钻过程中,若液面上升则加大吊灌量或反推一定量的泥浆。
-
4.
带压起钻 -
带压起钻至技套或安全井段。
-
5.
全程带压起钻 -
https://www.doc88.com/p-78261843146117.html
全程带压起钻方式能够有效降低起钻过程的抽汲压力,还能保持井筒压力平稳控制,避免地层流体进入井筒,是裂缝储层最佳起钻方式。
但由于起钻至接近井口位置时钻具重量减少,需要使用带压起下钻装置,若下部钻具组合中有螺杆、振击器等异形钻具,会影响带压起下钻作业的顺利实施,反而会增加起下钻作业风险性。
-
6.
控压起钻工艺 -
https://wenku.baidu.com/view/858f92d435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51.html
控压钻井起钻技术,控压起钻工艺:
①控压循环一个循环周,保证井眼清洁,泥浆密度均匀且环空内无大段地层流体侵入。
②准备停泵,停泵前井口憋压方式按接单根憋压操作流程操作,憋压后应观察15min,套压不上涨方可进行下步控压起钻作业。
③倒通反循环流程,确保泥浆泵到反循环管线、环空﹑节流管汇、液气分离器﹑泥浆罐全部阀门、管线畅通,关闭正循环流程。
④缓慢开启泥浆泵至8~10L/s的排量(排量大小可根据现场施工情况调整),节流阀操作人员缓慢开大节流阀,控制井口套压值为起钻过程井口控压值。
⑤井口控压值稳定后控压起钻至设计重浆帽深度,准备停泵憋压,倒换正循环流程。
⑥倒入正循环流程,注入重浆帽,当重浆进入环空后逐步降低井口控压值,注入完重浆帽后观察15min,井口无外溢方可进行常规起钻。
⑦常规起钻过程按要求灌浆。
-
7.
控压钻井起钻方法 -
控压钻井起钻方法
-
8.
带压起钻高度 -
带压起钻高度
-
9.
控压干起钻 -
控压干起钻,钻具内压水眼后,控压起钻,卸开钻具内无钻井液。
-
10.
控压湿起钻 -
控压湿起钻,不压水眼,边开泵循环边控压起钻,卸开钻具内有钻井液。
第一页
上一页 第 1 / 2 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共 1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