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续至波  - 

    在地震记录上第一个到达的波称为初至波,其后到达的波在振动的背景上出现,称为续至波secondary wave。
  2. 2. 密部,疏部  - 

    纵波中,质点分布最密的位置叫做密部, 质点分布最疏的位置叫做疏部。
  3. 3. 疏密波  -  https://baike.baidu.com/item/纵波

    纵波Longitudinal waves,是质点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同轴的波。
    如敲锣时,锣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就是一致的。
    亦称“疏密波”,纵波的传播过程是沿着波前进的方向出现疏密不同的部分。
    实质上,纵波的传播是由于介质中各体元发生压缩和拉伸的变形,并产生使体元恢复原状的纵向弹性力而实现的。因此纵波只能在拉伸压缩的弹性的介质中传播,一般的固体、液体、气体都具有拉伸和压缩弹性,所以它们都能传递纵波。
    声波在空气里传播时,由于空气微粒的震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所以是纵波。
  4. 4. P波  -  https://baike.baidu.com/item/P波/3493821

    P波,即是地震纵波,又称胀缩波,是地震时从震源传出的一种弹性波,传播它的介质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一致。
    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快,因此地震纵波总是最先到达观测点,故又称初至波( primary wave),P波即选首字母缩写而成。
  5. 5. 地震纵波  -  https://baike.baidu.com/item/P%E6%B3%A2/3493821

    P波,即是地震纵波,又称胀缩波,是地震时从震源传出的一种弹性波,传播它的介质质点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一致。
  6. 6. 初至波  -  https://baike.baidu.com/item/P波/3493821

    初至波primary wave,地震发生后,地震观测点最先接收到的波称初至波。
    在地震记录上第一个到达的波称为初至波,其后到达的波在振动的背景上出现,称为续至波。
    由于各种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不同,传播到观测点的时间也就有先后。通常纵波传播速度最快,观测者一般总是首先接收到纵波。根据不同的波速和它们传播到观察站的时差等,可推算震源深度、震中距离。
  7. 7. 纵波  -  https://baike.baidu.com/item/纵波

    纵波Longitudinal waves,是指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或平行的一类波,即媒介(质点)的运动方向同波的运动方向相同或相反。
    纵波,是质点的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同轴的波。
    如敲锣时,锣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就是一致的。
    亦称“疏密波”,纵波的传播过程是沿着波前进的方向出现疏密不同的部分。
    实质上,纵波的传播是由于介质中各体元发生压缩和拉伸的变形,并产生使体元恢复原状的纵向弹性力而实现的。因此纵波只能在拉伸压缩的弹性的介质中传播,一般的固体、液体、气体都具有拉伸和压缩弹性,所以它们都能传递纵波。
    声波在空气里传播时,由于空气微粒的震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所以是纵波。
  8. 8. 胀缩波  -  https://baike.baidu.com/item/P波/3493821

    胀缩波dilatational wave,是一种传播方向同质点振动方向一致的地震波,又称为纵波或压缩波。
  9. 9. 地震常规纵波  - 

    地震常规纵波
  10. 10. 加波  - 

    疏密波振幅小、周期短、速度快。又称为加波。

第一页  上一页  第 1 / 1 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共 10 条

305403 条文 -  75354分类

最新条文 - 推荐酷类 - 管理登录 - 关于本站
Copyright © since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00325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