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海底峡谷  -  https://baike.baidu.com/item/海底峡谷

    海底峡谷submarine canyon,常被不很严格地用来表示海底各种各样的山谷和狭长的洼地。
    海底峡谷主要在大陆坡上,头部多延伸至陆坡上部或陆架上,甚至接近海岸线,谷轴弯曲,支谷汊道甚多,形似陆上的峡谷。峡谷头部平均水深约100米,末端水深多在2000米左右,少数可深达3000~4000米。多数可延伸至大陆坡麓部,峡谷口常为缓斜的海底扇地形。
  2. 2. 海底扇形谷  - 

    海底扇形谷:这种海底峡谷谷口向外扩展,由大量的沉积物质构成,沉积呈扇面形,在许多情况下,这是海底峡谷谷底的延伸。扇形谷的另一特征是谷壁两侧陡峻,一般高度在200米左右。
  3. 3. 陆架沟渠  - 

    陆架沟渠,是一种穿过大陆架的较浅的谷地,它们的谷壁高度很少超过183米,而且沟渠多分布在一些大陆架边缘的盆地处。
    实际上,这种陆架沟渠在海洋底部的存在并不普遍。科学家们发现比较典型的有纽约海岸外的哈得逊沟渠、英吉利海峡中的赫德海沟、爱尔兰海中的圣乔治沟渠等。
  4. 4. 冰蚀槽  - 

    冰蚀槽,这种槽形谷地多在冰川侵蚀海岸外的大陆架上,其深度多在183米以上。冰蚀槽的底部有一些不大的盆地和一些分支。一般冰蚀槽宽度为80千米左右,深度在500~600米。
    最为著名的冰蚀槽是劳伦琴冰蚀槽,它从圣劳伦斯湾开始,延伸1046千米,到萨格纳河外241千米的大陆架边缘处。
    这种冰蚀槽的形成原因,多数学者认为,大概是在大陆架露出水面时,由于地球正处在冰川时期,巨大的冰川流过,把地壳切割成巨大的沟槽。这方面的证据已经找到不少。
  5. 5. 深海峡谷  - 

    深海峡,分布于深海底的深海峡谷,其剖面形状似槽形,还弄不清楚它们是不是扇形谷的延续,但它们的走向,有的是与大陆边缘平行的,有的却与大陆边缘保持一个很大的角度。最为著名的深海峡谷,是从格陵兰西海岸外开始,一直延伸到格兰德滩尖端外的洋中海峡谷。这条深海峡谷的深度,比其周围海底的深度还深约91米,宽度仅为2.4~6.4千米。一些地质学家认为,这种深海峡谷可能是在海底浊流的冲击分割之下形成的,因为,海流在通常情况下,不大可能在这里卸下所携带的沉积物。

第一页  上一页  第 1 / 1 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共 5 条

306272 条文 -  75373分类

最新条文 - 推荐酷类 - 管理登录 - 关于本站
Copyright © since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00325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