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油气上窜  -  https://www.docin.com/p-1488298289.html

    油气上窜:在钻井过程中,当钻穿油气层后,因某种原因起钻,而到下次下钻到底循环时,常有油气侵现象,这就是在压差作用下的油气上窜。
    如果密度差产生的上浮力(F浮-G)大于界面张力,气泡就能自动加速上升,如果界面张力大于上浮力,气泡就被包在钻井液中不上升,但现场一般都要求钻井液具有良好的脱气性,钻井液胶粒之间的结构力以及与气泡间的界面张力一般都小于上浮力(遇到井塌后大幅提高粘切的钻井液及高粘切的堵漏浆除外),因此,天然气进入钻井液中后会自动上升。
    当液柱压已经高于地层压力时,储层气体不会大量自动进入井筒(即无溢流气),但在一段时间内还存在少量交换气和渗透气进入井筒,如果为了降低后效全经值而不断提高钻井液密度,这将导致进入井筒的气泡受到的浮力增大,在流变性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这将使气泡上升的速度加快。
    另外气泡在上窜过程中也遵循PV=nRT定律,R为常数,当n值一定,温度T影响很小的情况下,气泡体积V基本与液柱压力Р成反比,也就是说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段增加,密度不断降低,与钻井液的密度差越来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来越大,当然体积增加了,表面积也增加了,但是表面积的增加幅度是比体积增加的幅度小,一个是r2,一个是
  2. 2. 未气侵泥浆深度  - 

    未气侵泥浆深度=排量*未气侵泥浆返出时间/每米井眼环空容积。
    泥浆开始外溢时气柱上面未气侵泥浆柱的高度。
  3. 3. 未气侵钻井液高度  - 

    未气侵钻井液高度=60Q*井底未气侵钻井液返出时间/A
  4. 4. 泵排量*迟到时间=(泵排量+上窜当量排量)*见显示时间  - 

    泵排量*迟到时间=(泵排量+上窜当量排量)*见显示时间
  5. 5. 泵速*迟到时间=(泵速+上窜速度)*见显示时间+上窜速度*停泵时间  - 

    泵速*迟到时间=(泵速+上窜速度)*见显示时间+上窜速度*停泵时间
  6. 6. 泵速  - 

    泵速=油气层井深/钻头位置井深对应迟到时间
  7. 7. 上窜气顶高度  - 

    上窜气顶高度
  8. 8. 钻具替排长度  - 

    钻具替排长度=H钻-H上窜油气顶
  9. 9. 上窜油气顶高度  - 

    上窜油气顶高度
  10. 10. 油气顶位置  - 

    油气顶位置

第一页  上一页  第 1 / 2 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共 14 条

306186 条文 -  75372分类

最新条文 - 推荐酷类 - 管理登录 - 关于本站
Copyright © since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00325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