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放淤 -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4%BE%E6%B7%A4
放淤warping,引用河流浊水沉沙排清。
是指利用水流挟带的泥沙,采用涵闸引洪等淤高堤内外地面高程的工程措施,从而利用泥沙。
可分两种:①用以改良农田土壤;②用以巩固堤防和淤填洼地。
-
2.
放淤固堤 -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4%BE%E6%B7%A4%E5%9B%BA%E5%A0%A4
放淤固堤,是利用多沙河流汛期挟带的大量泥沙在两岸滩地或堤背后洼地落淤,以达到巩固堤防的工程措施。
-
3.
河滩落淤 -
河滩落淤的办法主要有:
1)植柳落淤。沿岸密栽低柳,水涨淹柳,水退沙留,以柳滞沙,以沙护岸护堤。
2)利用缕堤淤滩。坚筑两道缕堤,让洪水能漫过堤顶,水退沙留,渐成高滩,巩固堤岸。
3)利用遥、缕二堤之间的格堤落淤,保护遥堤,经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利用自然落淤形成的高滩取代缕堤的作用。
4)利用丁坝一类建筑,在坝后形成回水区落淤。
5)利用“木龙”、“埽工”等工程落淤。
6)挖“进黄沟”,引水入滩区宽阔洼地放淤。
-
4.
堤背放淤 -
堤背放淤:1)利用月堤放淤。方法是,先在险工背后或需要放淤堤段的堤后洼地周围筑月堤,再在大堤上分别开上、下二口,从上口进水引沙淤堤,从下口排清水归河。放淤既可用静水又可用流水。
2)涵洞放淤。在大堤上口设涵洞引浑水至放淤区,清水仍从下游归入河道。
3)埽后放淤。即选择埽工下游背溜处,在大堤外筑一围堰放淤。黄河上的放淤长度可从400m左右至20~30km。海河水系放淤规模较小,一般长宽为100~200m。
-
5.
自流放淤 -
自流放淤。河道水位高于放淤区地面高程,在汛期水流含沙量大时,有计划地利用涵闸、虹吸引水,在淤区沉淀后,退出清水。
自流放淤方法简便,取土不毁农田,设备及投资都比较少,放淤量大。但放淤含沙量受自然来沙的影响,一般退水量比较大,常与排涝发生矛盾。
-
6.
提水放淤 -
提水放淤。放淤区地面淤到一定高度后,河水不能自行流入淤区,需用扬水站把浑水送入淤区。在汛期水流含沙量大时,使用扬水站放淤可取得较好效果。
-
7.
泥浆泵放淤 -
泥浆泵放淤。用高压水枪冲起滩地泥沙,用泥浆泵吸出泥浆,借助管路输送到放淤区。这种方法设备投资较少,适应性强,转移方便,但效率较低。
-
8.
吸泥船放淤 -
吸泥船放淤。用铰刀切割或水枪冲击河床泥沙,由船载水泵吸泥,通过管道输送放淤。这种方法不受季节限制,含沙量大,排水量小,机械化生产效率高,但船体投资较大,远距离输送需加接力泵。
第一页
上一页 第 1 / 1 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共 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