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井斜12°→钻井液钻井 -
井斜大于12度且纠斜效果差→钻井液钻井。
-
2.
气量30万方→钻井液钻井 -
地层出气量超过30万方/d→钻井液钻井
-
3.
硫化氢5ppm→钻井液钻井 -
地层出硫化氢气体→钻井液钻井
返出气体中硫化氢含量连续超过5ppm(7.5 mg/m3)→钻井液钻井
-
4.
井塌→钻井液钻井 -
地层掉块比较严重,井壁垮塌,井塌,影响钻井安全→钻井液钻井
-
5.
井下燃爆→钻井液钻井 -
井下燃爆两次→钻井液钻井
-
6.
气体钻井钻井方式转化原则 -
气体钻井钻井方式转化原则:
1 地层出水不能进行气体钻井时,应转化成雾化、泡沫或常规钻井液钻井。
2 污水池不能容纳产出的地层水和返出的泡沫时,雾化或泡沫钻井应转化成常规钻井液钻井。
3 全烃含量连续大于 3%,或井下连续发生两次燃爆,空气钻井应转化成氮气、泡沫或常规钻井
液钻井。
4 检测到有硫化氢浓度时,应停止气体钻井并转化成常规钻井液钻井。
5 井壁失稳,阻卡严重,应转化成常规钻井液钻井。
-
7.
气体钻井转换 -
气体钻井转换:地层出水不能进行气体钻井时,应转化成雾化、泡沫或常规钻井液钻井。
通常转化程度:空气钻井→雾化钻井→清水雾化钻井→泡沫钻井→清水充气钻井→泥浆充气钻井→钻井液钻井
-
8.
空气钻井→雾化钻井 -
-
9.
空气钻井→清水雾化钻井 -
-
10.
空气钻井→泡沫钻井 -
第一页
上一页 第 1 / 2 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共 1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