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静电  - 

    静电static electricity,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或者说不流动的电荷。
    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以及操作人员的操作过程中,某些材料的相对运动、接触与分离等原因导致了相对静止的正电荷和负电荷的积累,即产生了静电。
  2. 2. 静电的产生  - 

    静电的产生:实验证明,只要两种物质紧密接触而后再分离时,就可能产生静电。
    静电的产生是同接触电位差和接触面上的双电层直接相关的。
  3. 3. 静电起电  - 

    静电的起电方式
  4. 4. 接触—分离起电  - 

    接触—分离起电。两种物体接触,其间距离小于2510-8cm时,由于不同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不同,不同原子外层电子的能级不同,其间即发生电子的转移。因此,界面两侧会出现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层电荷。这两层电荷称为双电层,其间的电位差称为接触电位差。根据双电层和接触电位差的理论,可以推知两种物质紧密接触再分离时,即可能产生静电。
  5. 5. 破断起电  - 

    破断起电:材料破断后能在宏观范围内导致正、负电荷的分离,即产生静电。这种起电称为破断起电。
    固体粉碎、液体分离过程的起电属于破断起电。
  6. 6. 感应起电  - 

    感应起电。例举一种典型的感应起电过程。假设一导体A为带有负电荷的带电体 ,另有一导体B与一接地体相连时,在带电体A的感应下,B的端部出现正电荷,B由于接地,其对地电位仍然为零,而当B离开接地体时,B成为了带正电荷带电体电荷迁移。当一个带电体与一个非带电体接触时,电荷将发生迁移而使非带电体带电。例如:当带电雾滴或粉尘擅击导体时,便会产生电荷迁移;当气体离子流射在不带电的物体上时,也会产生电荷迁移。
  7. 7. 固体静电  - 

    固体静电
  8. 8. 人体静电  - 

    人体静电的产生主要由摩擦 、接触— 分离和感应所致。人体在日常活动过程中,衣服、鞋以及所携带的用具与其他材料摩擦或接触—分离时,均可能产生静电。
    例如,当穿着化纤衣料服装的人从人造革面的椅子上起立时,由于衣服与椅面之间的摩擦和接触一分离,人体静电可达10 000 V以上。
  9. 9. 液体静电  - 

    液体静电:液体在流动、过滤、搅拌、喷雾、喷射、飞溅、冲刷、灌注和剧烈晃动等过程中, 由于静电荷的产生速度高于静电荷的泄漏速度。从而积聚静电荷,可能产生十分危险的静电。
  10. 10. 蒸气和气体静电  - 

    蒸气和气体静电:蒸气或气体在管道内高速流动,以及由阀门、缝隙高速喷出时也会产生危险的静电 。类似液体,蒸气产生静电也是由于接触、分离和分裂等原因产生的。完全纯净的气体即使高速流动或高速喷出也不会产生静电。但由于气体内往往含有灰尘、铁末、液滴、蒸气等同体颗粒或液体颗粒,正是这些颗粒的碰撞、摩擦、分裂等过程产生了静电。例如,喷漆的过程实质上是将含有大量杂质的气体高速喷出 ,就会伴随比较强的静电产生。

第一页  上一页  第 1 / 2 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共 13 条

305919 条文 -  75363分类

最新条文 - 推荐酷类 - 管理登录 - 关于本站
Copyright © since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0032542号
百度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