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冲击钻探  -  http://baike.baidu.com/view/3422426.htm

    冲击钻探,利用冲击锥运动的动能产生冲击作用,破碎岩层实现钻进的一种钻探方法。使冲击锥运动的动力有气动、液动和重力。
      目前在工程地质钻探、砂矿钻探、农田水井钻凿、工程施工钻中仍广泛采用。
      冲击钻机一般利用曲柄摇杆机构或卷扬机提升悬吊在钢丝绳下端的钻具至一定高度,然后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对井底产生冲击破碎岩石。钻进效率决定于钻具重量、冲程和冲次。由于钻具下落速度及时间受重力加速度限制,在泥浆中冲程为1米时,冲次一般为40~50次,要提高冲程就得降低冲次,反之要提高冲次就得减小冲程,这就限制了冲击钻钻进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因此除在风化基岩及卵砾石层中钻进外,一般钻进效率低于正常的回转钻。冲击钻靠抽筒捞取钻屑取岩样,或用击入取样器采取砂土样来了解地层。由于取样时不用像回转钻那样起下装卸钻杆,所以效率不低于回转钻。冲击钻探随着孔深增加钻进效率逐步降低,虽然有用冲击钻钻深孔的记录,但一般多用于钻凿深度在300米以内的井。
  2. 2. 顿钻钻井  - 

    顿钻钻井cable drilling,采用顿钻钻井设备和工具,以冲击方式破碎岩石形成井眼方法。
    又称冲击钻井。用钢丝绳把顿钻钻头送到井底,由动力驱动游梁机构,使游梁一端上下运动,并带动钢丝绳和钻头产生上下冲击作用,使岩石破碎。
    顿钻法分为人工顿钻和机械顿钻, 其基本原理是一样的。
    顿钻钻速慢,效率低,不能适应井深日益增加和复杂地层的钻探要求,逐渐被旋转钻代替。但它有设备简单,成本低,不污染油层等优点,可用于一些浅的低压油气井、漏失井等。
  3. 3. 冲击式顿钻凿井法  -  http://baike.baidu.com/view/1129529.htm

    北宋庆历年间,四川的少数民族发明了卓筒井。据记载,卓筒井的施工时很像古代的舂米,所不同的是,它的锥头下吊着一种特殊的圆锉,里面有一把直刃。圆锉的直径与南方的楠竹相当,因此卓筒井的井孔呈圆形。在人力的作用下,锉不断地被高高吊起,然后依靠自身的重力不断地冲击地下的泥土和岩石。圆锉的每冲击一次之后就换个角度,以便锉内的直刃把井底的岩石击碎。这种钻井方式就叫做“冲击式顿钻法”。
      北宋庆历年间发明使用的“冲击式顿钻法”,更是开创人类机械钻井技术的先河。这一深井钻凿技术,后来传到西方,有力地推动了世界凿井技术的发展。
      以自流井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深井钻凿技术,被誉为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
      具体的操作方式就是:设立木质碓架、由人在碓架上一脚一脚地踩动(捣碓),运用杠杆原理,带动锉头上下运动凿进。
  4. 4. 冲击反循环钻探  - 

  5. 5. 冲击钻进  - 

    冲击钻进,利用机械动力,使具有一定重量的钻头自由下落凿碎岩层,继而使用专用的工具和方法将碎屑取出而成井孔。

第一页  上一页  第 1 / 1 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共 5 条

305347 条文 -  75356分类

最新条文 - 推荐酷类 - 管理登录 - 关于本站
Copyright © since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00325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