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造山作用  -  http://baike.baidu.com/view/4875380.htm

    造山作用,指地壳局部受力,岩石急剧变形而大规模隆起形成山脉的运动。
      是在地球深部构造动力学背景下,岩石圈和地壳发生的剧烈构造变动,物质成分重组,结构重建的复杂的物理,化学的漫长连续地质作用过程。
  2. 2. 水平运动  -  https://baike.baidu.com/item/水平运动

    水平运动horizontal movement,是指沿着地球球面切线方向发生的地壳运动。
    水平运动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也称造山运动或褶皱运动。
    水平运动的大尺度地质表现是:地质体发生大规模水平位移,地壳物质遭受强烈的挤压作用,广泛发育线性褶皱和逆冲断裂的造山带;或者是因伸展作用使岩石圈发生水平拉张而形成的地堑或裂谷系;或者因扭动作用而形成区域性剪切构造网络等。
    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3. 3. 水平运动,造山运动,褶皱运动  -  http://baike.baidu.com/view/248948.htm

    水平运动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也称造山运动或褶皱运动。该种运动常常可以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以及巨形凹陷、岛弧、海沟等。
      造山运动是指地壳局部受力、岩石急剧变形而大规模隆起形成山脉的运动,仅影响地壳局部的狭长地带。目前观测到的最后一次造山运动是燕山运动,其结束的时间是白垩纪末期,距今已有1亿年。
  4. 4. 造山运动  -  https://baike.baidu.com/item/造山运动

    造山运动orogeny,是指一定地带内的地壳物质受到水平方向挤压力作用、岩石急剧变形而大规模隆起形成山脉的运动,仅影响地壳局部的狭长地带。
    造山运动常发生在地槽区,和造陆运动相比较,其发生和完成的时间较短,其状呈狭长条带,褶皱、断裂、角度不整合、岩浆侵入和区域变质作用发育。
    当前观测到的最后一次造山运动是燕山运动,其结束的时间是白垩纪末期,距今已有1亿年。
  5. 5. 造山作用  -  https://baike.baidu.com/item/造山作用

    造山作用Orogenesis,是在地球深部构造动力学背景下,岩石圈和地壳发生的剧烈构造变动,物质成分重组、结构构造重建,出现在板块边缘的连续地质过程。
    指地壳局部受力,岩石急剧变形变质而大规模隆起形成山脉的运动。
    这个构造过程引起地球上产生强烈变质变形的规模巨大的带状大地构造单元,引起板块边界地壳加厚、变质作用和岩浆活动,在地表产生线状隆起的山脉。
    褶皱断裂、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是造山运动的主要标志。
  6. 6. 褶皱运动  -  https://baike.baidu.com/item/褶皱运动

    褶皱运动folding,folding movement,是指使岩层和面理发生反复褶皱的构造运动。
    在地壳强烈活动的地槽区,水平挤压产生的褶皱运动,导致线性褶皱带形成。
  7. 7. 增生造山  - 

    增生造山,发生于大洋板块俯冲带边界,地震和火山活动常见。在俯冲过程中,俯冲的大洋板块上覆沉积物潜入上覆大陆板块之下,部分沉积物被刮削下来添加于海沟陆侧坡,构成增生楔;增生楔混杂岩体逐渐成长并受挤而隆起,导致大陆增长,称为增生楔造山。另一方面,俯冲大洋板片析出流体交代上覆地幔楔形成交代岩,这类交代岩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基性岩浆沿大陆边缘上升喷出地表,形成与海沟平行延伸的火山弧,称为边缘弧型造山。
    一般认为,南美的安第斯是有代表性的增生造山作用产物。那里太平洋板块俯冲于南美大陆之下,不仅增生楔拼贴到大陆边缘,而且出现安山质弧火山岩。
  8. 8. 增生楔造山  - 

    增生楔造山,在俯冲过程中,俯冲的大洋板块上覆沉积物潜入上覆大陆板块之下,部分沉积物被刮削下来添加于海沟陆侧坡,构成增生楔;增生楔混杂岩体逐渐成长并受挤而隆起,导致大陆增长,称为增生楔造山。
  9. 9. 边缘弧型造山  - 

    俯冲大洋板片析出流体交代上覆地幔楔形成交代岩,这类交代岩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基性岩浆沿大陆边缘上升喷出地表,形成与海沟平行延伸的火山弧,称为边缘弧型造山。
  10. 10. 碰撞造山  - 

    碰撞造山,发生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地震活动显著,但是缺乏火山喷发。在碰撞过程中,原大陆边缘基底和沉积物遭受紧密褶皱和逆冲推覆,一系列地壳楔沿近水平的层间滑脱面拆离开来,相互逆冲叠覆,导致地壳压缩增厚,例如印度大陆与亚洲大陆之间在新生代早期发生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
    碰撞造山可以是陆陆碰撞或者陆弧碰撞,不过俯冲的总是相对古老的大陆岩石圈。大陆对接拼合时的巨大挤压应力产生逆掩断层和大型推覆体。阿尔卑斯山区推覆体的位移可超过100km,这类造山带在剖面上是不对称的。

第一页  上一页  第 1 / 2 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共 12 条

306186 条文 -  75372分类

最新条文 - 推荐酷类 - 管理登录 - 关于本站
Copyright © since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00325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