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及时灌浆 -
空井或电测时,应及时灌浆,保证液面在井口,坐岗人员不间断观察井口,定时做好记录。
-
2.
连续灌浆 -
连续灌浆:
在钻台下方或在钻台旁边适当的高度和位置上安装-一个4--6方的方池,就可保持起钻中井内液面在略低于出口管的位置。钻进中可将与方池联接的管线的高压闸门关闭,起钻时再打开。井内起出钻具有空出的钻具体积,便由方池内的泥浆来自流i灌补。
-
3.
一柱一灌 -
严重漏失井一柱一灌,1柱一灌
-
4.
每3柱一灌 -
每三柱一灌,每3柱一灌
-
5.
每5柱一灌 -
每五柱一灌,每5柱一灌,起钻灌浆:起5柱后(13-3/8〞套管环空液面就下降12.6米),每起5柱灌泥浆一次。
电测起钻,每5柱一灌。
-
6.
每10柱一灌 -
每十柱一灌,每10柱一灌
-
7.
自动灌浆 -
起钻自动灌浆
-
8.
自流灌补 -
在钻台下方或在钻台旁边适当的高度和位置上安装-一个4--6方的方池,就可保持起钻中井内液面在略低于出口管的位置。钻进中可将与方池联接的管线的高压闸门关闭,起钻时再打开。井内起出钻具有空出的钻具体积,便由方池内的泥浆来自流i灌补。
以池内的泥浆4方为例,在9-5/8寸套管内,就可填补起出1100多米5寸钻杆所空出的钻具体积。考虑到卸扣后喷泥浆,即便是4000米左右的井深,一次起钻也只需灌6次泥浆在方池内就够了。这样既大大减少了灌泥浆的次数,(按操作规程起3-5柱灌一次泥浆,需灌29~48次),也保持了井口的液面,保证了钻井安全。而且还便于通过池内泥浆液面的变化情况来了解和掌握井内情况。
-
9.
3-5柱一灌 -
3-5柱一灌:按操作规程,起3-5柱灌一次泥浆,4000米左右的井深,需要灌浆29-48次。
起钻灌钻井液的基本原则:连续灌入钻井液或至少每起出3~5个立柱的钻杆、起出一个立柱的钻铤时,应检查一次灌入的钻井液量。
-
10.
吊灌不及时 -
吊灌不及时
第一页
上一页 第 1 / 2 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共 1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