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D1无机物(包括重金属和盐碱类)污染 -
-
12.
D2农药污染 -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6%9C%E8%8D%AF%E6%B1%A1%E6%9F%93
D2农药污染pesticide pollution,指农药或其有害代谢物、降解物对环境和生物产生的污染。
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生物体、农副产品及环境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产物、降解产物及杂质超过农药的最高残留限制而形成的污染现象。
残留的农药对生物的毒性称为农药残毒,而保留在土壤中则可能形成对土壤、大气及地下水的污染。
-
13.
D3有机废物(工业及生物废弃物中生物易降解有机毒物)污染 -
D3有机废物(工业及生物废弃物中生物易降解有机毒物)污染
-
14.
D4化学肥料污染 -
-
15.
D5污泥、矿渣和粉煤灰污染 -
-
16.
D6放射性物质污染 -
-
17.
D7寄生虫、病原菌和病毒污染 -
-
18.
E土壤性质恶化 -
-
19.
E1土壤板结 -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C%9F%E5%A3%A4%E6%9D%BF%E7%BB%93
E1土壤板结Soil compaction,是指土壤表层因缺乏有机质,结构不良,在灌水或降雨等外因作用下结构破坏、土料分散,而干燥后受内聚力作用使土面变硬的现象。
-
20.
E2土壤潜育化和次生潜育化 -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C%9F%E5%A3%A4%E6%BD%9C%E8%82%B2%E5%8C%96
E2土壤潜育化和次生潜育化
土壤潜育化gleyization,是指土壤处于饱和、过饱和地下水的长期浸润状态下,在1m内的土体中某些层段Eh<200mv,并出现Fe、Mn还原而生成灰色斑纹层或腐泥层或青泥层或泥炭层的土壤形成过程。
土壤次生潜育化secondary gleyization,是指因耕作或灌溉等人为原因,土壤(主要指水稻土)从非潜育型转变为高潜育型的过程。常表现为50cm土体内出现青泥层。
第一页
上一页 第 2 / 3 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共 2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