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气侵 -
https://baike.baidu.com/item/气侵
气侵influx,气体侵入钻井液中使性能变坏的过程。
气侵的本质是井筒地层流体压力平衡系统失衡后导致气体进入井筒的一种现象。
-
2.
气侵的特点及危害 -
气侵的特点及危害:
1、侵入井内的气体由井底向井口运移,体积逐渐膨胀,越接近地面,膨胀越快,因此,在地面看起来气侵很严重的钻井液,在井底只有少量气体侵入。
2、一般情况下,气体侵入钻井液呈分散状态,井底泥浆液柱压力的降低是非常有限的,只要及时有效的除气,就能有效的避免井喷。
3、当井底气体形成气柱时,随着气柱的上升(没脱上升或循环上升),在井口未关闭的情况下,环空压力降低,体积膨胀变大,替代的钻井液液量越来越多,使井底压力大大降低,更多的气体以更快的速度侵入井内,最终导致井喷。
4、在井口关闭的情况下,气体在滑况上升中保持体积不变,因此,其压力亦保持不变,此情况下,井口和井底压力都会逐渐增加,当气体达到井口时,井口承受的压力为地层压力,井底的压力为2倍地层压力,此情况下可能压漏地层,发生井下井喷。
因此,在井内气体上升过程中,应逐渐有效控制地放压,使套压小于允许套压。
-
3.
破碎井侵 -
破碎井侵
-
4.
浓度扩散井侵 -
浓度扩散井侵
-
5.
疑似气侵 -
疑似气侵
-
6.
气侵的途径和方式 -
气侵的途径和方式:
1、钻进气层时,随着气层岩石的破碎,岩石孔隙中含有的气体侵入钻井液。钻到大裂缝或溶洞气藏,有可能出现置换性的大量气体突然侵入钻井液。
2、气层中的气体通过钻井液(含泥饼)向井内扩散。
3、当井底压力小于地层压力时,井下处于较大的欠平衡状态,气体由气层以气态或溶解气状态大量地流入或侵入钻井液。
-
7.
重力置换气侵 -
https://www.docin.com/p-1267219344.html
重力置换气侵,指地层中气体与环空中钻井液在相间密度差的作用下,地层气体侵入 环空,环空中的钻井液侵入地层发生置换的过程。
是指钻遇垂直裂缝地层时,由于钻井液和地层气体的密度差异, 导致地层气体进入井筒发生气侵,同时伴随钻井液漏失的现象。
裂缝性地层易发生重力置换气侵,出现溢漏同存的现象,若控制不当,会造成严重的井控事故。裂缝段与井筒压力之间满足一定关系时,发生重力置换气侵,大量气体同时进入井筒,井底压力降低,最终演化为负压气侵。
与渗透性地层相比,裂缝性地层的气侵速率较高。
当裂缝宽度小于0.05 mm时,几乎不发生重力置换气侵。
井底进气量大,对井底压力控制影响也大,处理不慎可能引发严重的钻井事故。
-
8.
欠平衡气侵 -
https://wenku.baidu.com/view/774dc95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6f.html
欠平衡气侵,是指井底压力小于地层压力,地层中的气体在压差作用下由地层渗流到井筒的过程。
是指井底处于欠平衡状态(即井底压力低于地层压力)时,由于压差作用,地层气体渗流到井筒中的过程。
当井底压力小于地层压力时,井下处于较大的欠平衡状态,气体由气层以气态或溶解气状态大量地流入或侵入钻井液。
在裂缝性碳酸盐岩地层中,地层气体以欠平衡或重力置换方式进入井筒形成气侵。
井底进气量大,对井底压力控制影响也大,处理不慎可能引发严重的钻井事故。
-
9.
浓度差气侵 -
浓度差气侵,是指钻开地层后,井筒中钻井液与岩石基质内气体由于相间质量浓度差而发生交换的过程。
井底进气量较小,在现场工程实践中,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
10.
气侵危害 -
气侵危害:气侵是钻井安全的主要威胁,这是由于气体侵入井筒后井内流动由单相流变为气液两相流,井筒压力分布也发生了变化。
第一页
上一页 第 1 / 6 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共 5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