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1. 阳气不足  -  https://baike.baidu.com/item/阳气不足

    阳气不足,一般以脾肾阳虚为主,尤以肾阳虚衰(命门之火不足)最为重要,这是由于肾阳为诸阳之本的缘故。由于阳气虚衰,阳虚不能制阴,阳气的温煦功能减弱,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亦因之而减退,血和津液的运行迟缓,水液不化而阴寒内盛。这是阳虚则寒的主要机理。
  2. 22. 阳损及阴  - 

    阳损及阴,系指由于阳气虚损,无阳则阴无以生,久之则阴液生化不足,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阴虚,形成了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
  3. 23. 阳盛格阴  -  https://baike.baidu.com/item/阳盛格阴

    阳盛格阴又称格阴,是病症名,表现为热极似寒。
    阳盛格阴,系指邪热内盛,深伏于里,阳气郁闭于内,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多见于热病的热盛至极,反见“热极似寒”的四肢厥冷、脉沉伏等寒象。由于其疾病之本质是热盛于里,而格阴于外,故称为真热假寒。这种四肢厥冷,又称之为“阳厥”或“热厥”。
  4. 24. 阴盛格阳  -  https://baike.baidu.com/item/阴盛格阳

    阴盛格阳,病证名。简称格阳。指体内阳气极虚,导致阴寒之气偏盛,格阳于外,阴阳寒热格拒,表现为内真寒外假热的证候。临床表现为身热,面红,口渴,脉大等假热症状;身虽热,反欲盖衣被;口虽渴,反欲热饮,或饮水不多;脉虽大,却按之无力;面虽红,却浮如妆,游移不定。同时可见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等真寒症状。
  5. 25. 格阳  -  https://baike.baidu.com/item/阴盛格阳

    阴盛格阳
  6. 26. 格阴  -  https://baike.baidu.com/item/阳盛格阴

    阳盛格阴又称格阴,是病症名,表现为热极似寒。
  7. 27. 阴阳离决  -  https://baike.baidu.com/item/阴阳离决

    阴阳离决,即阴阳的关系分离决裂。指由于阴阳失调,此消彼长发展到一方消灭另一方、或一方损耗过度而致另一方失去依存,无法再继续保持阴阳两者能动的相互关系,用以表示死亡的病理。
  8. 28. 虚实夹杂  -  https://baike.baidu.com/item/虚实夹杂

    虚实夹杂intermingled deficiency and excess,由于邪正相争,形成邪盛和正衰同时并存的病理变化。
  9. 29. 邪气盛则实  -  https://baike.baidu.com/item/邪气盛则实

    邪气盛则实,指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邪气强盛,正气激烈对抗,而表现为实证。
  10. 30. 阳虚阴盛  - 

    阳虚阴盛,阴阳学说术语。阴阳相互制约,保持相对平衡。阳虚则不能制阴,故阴偏盛。常见于肾阳虚不能温养脏腑所致的阴寒内盛证候。症见形寒肢冷、痰饮、水肿、泄泻等。

第一页  上一页  第 3 / 3 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共 30 条

305926 条文 -  75363分类

最新条文 - 推荐酷类 - 管理登录 - 关于本站
Copyright © since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00325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