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井身结构数据  - 

    井身结构数据
  2. 2. 套管井眼合理间隙  - 

    套管与井眼的合理间隙,套管与井眼之间应有合适的间隙。间隙过大会导致太大的井眼尺寸,增加成本;间隙过小又会导致下套管及注水泥困难,引起管外窜槽。
      间隙值最小一般在9.5~12.7mm范围,最好为19mm。目前套管尺寸和井眼尺寸的配合目前已经系列化。
  3. 3. 注水泥合理间隙  - 

    注水泥的合理间隙:
      1)避免形成水泥桥的最小间隙。当套管与井眼的环隙较小时,水泥滤饼填满环形空间的最大允许失水量就比较小,很容易造成局部先期脱水形成水泥桥。
      2)在水泥浆流量相同的情况下,小间隙环空更容易达到紊流状态,有利于提高水泥浆的顶替效率。但间隙较小的情况下,居中度很难达到67%以上。
      3)水泥环强度与厚度的关系,3/4"的环空间隙可以保证水泥浆的充分水化和有足够的水泥环强度;要达到要求的水泥环强度,管子每边最小的环空间隙为3/8"-1/2"。
  4. 4. 下套管合理间隙  - 

    下套管的合理间隙:
      1)能使套管柱上的各种工具如扶正器和刮泥器通过。
      2)在一定的下套管速度下产生的压力激动不压漏薄弱地层。
      3)一般地,平接箍套管能下入管体与井眼间隙为1/2"-5/8"的井眼内;带接箍的套管能下入接箍与井眼间隙稍小于1/2"的井眼内。
      4)在裸眼井段使用无接箍套管,而在有套管的井段使用带接箍的套管,可消除因接箍端部刮井壁而卡套管的危险。
      5)在5-7/8"井眼内能成功下入5"套管。在8-1/2"井眼内可以下入 7-5/8"近平接箍套管。
  5. 5. 地层性质对间隙影响  - 

    地层性质对间隙的影响:地层性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井壁稳定性方面。地层较硬,稳定性较好,套管与井眼的间隙可以相对小一些。对比较软的地层,特别是易坍塌或易缩径的复杂地层如水敏性泥页岩、盐岩层、未成岩疏松地层等,套管与井眼间隙应相对大一些。例如 311.15mm(12-1/4")的井眼,在硬地层可下入273.05mm(10-3/4")的套管,而在软地层应下入244.47mm(9-5/8")的套管。
  6. 6. 井斜及狗腿对间隙影响  - 

    井斜及狗腿对间隙的影响:在大斜度井段和水平井段,套管与井眼的间隙应设计的大一些。研究指出:套管/井眼尺寸的配合和套管居中度对水平井段的注水泥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选择套管/井眼尺寸时,需要有1-1/2"的间隙,套管居中度至少要有60%,才能消除低边窜漕和污染。 经验认为,套管/井眼间隙比较小时狗腿对下套管作业影响较大。某探井,表层套管下至1500m,12-1/4"井眼钻至4500m,有几处严重度为3°/30m的狗腿,10-3/4"套管下至3600m被卡死,被迫提前固井。因此,对于狗腿严重的井段,应适当加大套管/井眼的间隙值。
  7. 7. 钻井工艺水平对间隙影响  - 

    钻井工艺水平对间隙的影响:在确定套管与井眼的间隙时,要考虑钻井工艺水平的影响。井眼钻得垂直、规则,泥浆性能好,则套管与井眼间隙可以相对小一些。
  8. 8. 井眼尺寸,钻头尺寸系列  - 

    井眼尺寸,钻头尺寸系列:
      钻头尺寸对套管尺寸选择的有两方面限制,一是所选钻头尺寸应能在套管接箍之外提供足够的间隙,以满足下套管和注水泥的要求;二是钻下部井段的钻 头尺寸必须匹配上面一层套管柱的内径(通径)。
  9. 9. 套管井眼尺寸配合  - 

    套管井眼尺寸配合
  10. 10. 套管井眼尺寸大间隙配合关系  - 

    套管井眼尺寸大间隙配合关系

第一页  上一页  第 1 / 2 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共 13 条

305919 条文 -  75363分类

最新条文 - 推荐酷类 - 管理登录 - 关于本站
Copyright © since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0032542号